“综治中心 法院”巧解八年租金纠纷-ag捕鱼

有矛盾到综治中心

-2025-

09/26

11:05

“综治中心 法院”巧解八年租金纠纷

“有纠纷,请到综治中心”——这一暖心指引,为邹师傅化解了积压近8年的租金难题。握着手中泛黄的租赁合同,邹师傅眉头紧锁,十万余元租金被拖欠的日子里,他无数次催讨,对方却总是无奈摇头。就在他准备向法院递交诉状时,旁人的一句建议让他燃起新希望:“不如先去综治中心试试?”

2017年,邹某与汪某达成挖掘机租赁协议,邹某将一台挖掘机租赁给汪某用于工程改造,约定租期10个月,租金共计10.8万元,工程结束后,汪某却迟迟未支付租金,虽经邹某多次催要,这笔款项仍被拖欠近8年。

经了解,汪某年逾六十,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日渐衰弱,前两年又突发重病,家中积蓄全部用于治病,身体尚未完全恢复,且无固定收入来源。更令他为难的是,自己承接工程的工程款迟迟未能结算,确实无力一次性支付拖欠的租金,并非故意 “赖账”。

抱着忐忑心态走进竹溪县综治中心的邹某,本以为会面临繁琐流程,没想到接待人员简要询问后,立即将纠纷移交至入驻的竹溪县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。调解员第一时间联系汪某到综治中心面对面协商,在耐心倾听中,不仅核实了汪某患病、无固定收入、被拖欠工程款等实际困难(通过联系社区确认情况),还结合双方诉求提出 “分期履行”方案——既保障邹某的债权,又为汪某缓解即时还款压力。

然而,双方在还款金额、期限、ag捕鱼的支付方式等细节上仍各执一词,调解一度陷入僵局。关键时刻,综治中心派驻的法院法官及时介入,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调解指导:一方面,分别与双方“背靠背”沟通,从诉讼成本(如诉讼费、时间精力消耗)、汪某实际履行能力等现实角度进行分析;另一方面,组织“面对面”协商,逐步缩小分歧、凝聚信任。

最终,在法官与调解员的协同努力下,双方通过先行调解程序达成一致协议:汪某分两年付清10.8万元租金,若未按期履行,邹某有权就剩余全部款项申请强制执行;邹某自愿放弃逾期利息。随后,在综治中心的司法确认室,法院对该协议进行裁定确认,赋予其与判决书同等的强制执行效力。

此次纠纷化解,借助“法官 调解员”模式和先行调解程序,实现了“一次性处理、一揽子解决”,当事人无需缴纳诉讼费,也不必经历开庭、请律师、上诉等繁琐诉讼流程,大幅节约了维权成本、减轻了诉累,赢得当地群众广泛认可。依托人民法院专业优势,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,构建起“综治中心主导调解 法院专业指导 司法确认兜底” 的联动解纷模式,既符合现行法治对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要求,更凸显了法院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的职能价值:

1.调解员“解纷”与法官“定分”有机结合:由熟悉民情、善于疏导的调解员主导矛盾化解,通过情理沟通抚平双方情绪分歧;法院法官全程提供专业法律指导,确保调解过程严格遵循法律规定,保障双方合法权益不偏离法治框架,实现“情理疏导”与“法律保障”的双重效果。

2.平衡当事人权益,彰显司法为民温度:一方面,通过分期履行和司法确认,为邹某的债权开辟了稳定、可执行的维权路径,避免“赢了官司拿不到钱”;另一方面,充分考虑汪某的实际困难,缓解其即时还债压力,避免因强制执行导致家庭生活陷入绝境。这种处理方式既坚守了法律底线,又传递了司法的人文关怀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“公平正义可感可及”。

3.传递社会诚信理念,助力基层治理:纠纷化解过程中,法院通过释法明理,引导双方互谅互让,既督促汪某以分期方式履行还款义务(坚守诚信),也鼓励邹某体谅困难(展现包容),向社会传递了“诚信处事、互谅互让” 的文明理念,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正能量。

截至目前,竹溪法院在综治中心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42件,涵盖婚姻家庭、邻里纠纷、合同纠纷等多个领域,调解成功率达71.8%。

稿件来源:竹溪法院

网站地图